道道網訊?9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自律公約》(下稱《自律公約》)集中簽約活動,淘天集團、拼多多、抖音、騰訊、小紅書、京東、得物等81家平臺簽署公約。
《自律公約》主要細化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平臺投訴規則,要求平臺建立便捷、暢通的維權解答通道,及時審查投訴證據,并在維權頁面統一公布。
假冒侵權一直是電商平臺的頭疼問題,打擊假冒侵權行為也是平臺和監管部門近幾年的合規重點。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牽頭開展了“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打擊“三假直播”(假人氣、假優惠、假商品);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國開展為期兩年的專項行動。
在2021年《中國網絡假冒盜版問題新進展:立法、案例與實踐》中,中歐合作的知識產權項目IP Key指出,打擊假冒盜版仍是挑戰。挑戰一方面來自直播帶貨這一新場景,許多電商平臺還沒能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雖然電商平臺大多建立了侵權投訴系統,但像電子郵件這樣的投訴,花費時間長,處理不夠有效。
本次推出的《自律公約》共十條內容,重點則放在權利人的一系列維權規則上。
《自律公約》首先提到,平臺要建立暢通的侵權通知受理渠道,可以包括平臺的在線投訴系統、投訴受理電子郵箱、投訴受理信函等地址。
在投訴證據上,在權利人維權頁面,平臺需要提供詳細的證據清單要求,并及時完成權利人的證據審查。而平臺內經營者可以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證據,平臺將此轉送給投訴人。如果平臺認為投訴證據足夠充足,需要采取合理的必要措施,包括刪除、屏蔽、斷開鏈接。
值得注意的是,《自律公約》尤其強調了平臺和行政執法部門的配合。比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調查侵權案件,平臺需要提供數據資料。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者異常名錄的,平臺需要在3個工作日內通知商戶,及時更新資質證照、聯系方式等信息。
《電子商務法》規定了平臺治理侵權的義務,比如第四十五條規定,如果知道商家侵犯知識產權而沒有采取必要措施,平臺需要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此次《自律公約》是對《電子商務法》的進一步細化。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組織各電商平臺簽訂公約,希望能督促各大平臺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義務,打擊侵權假冒行為。
目前簽署了《自律公約》的電商平臺共81家,基本覆蓋了消費者日常使用的應用。現場簽約的有京東、淘天、騰訊、抖音、拼多多、小紅書、盒馬、得物等23家平臺。
事實上,近幾年,打擊假冒侵權商品一直是平臺和監管部門的合規重點。到場的公司中,淘天集團、抖音、騰訊、拼多多介紹了如何治理侵權問題。
21記者注意到,幾個平臺在會上都提到了利用自動監測系統來打擊侵權行為。
騰訊表示,目前的做法主要是事前協查和事中巡檢。在資質審核上,騰訊搭建了超過2000個細分類目的資質要求,去年攔截了10萬余次商家入駐的申請,全年累計駁回了100萬條疑似仿冒商品的商家。個人賬號、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直播間,都在監測范圍內。
這些工具的準確率和效果具體如何?騰訊提到的兩組數據顯示,侵權線索鑒定工具的準確率2020年是38%,2023年提升到了75%。監測規模非常可觀,在視頻號場景中,去年處理了售假直播間7.7萬余個,處罰了主播 2.5 萬余名。
抖音稱,自身的IP Pro投訴處理平臺從2021年上線以來,為超過5萬名權利人和8萬份的知識產權備案資質提供了維權服務。
平臺經營質量的重要性也被多次提及。拼多多表示,電商行業的競爭已經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從數量競爭轉向質量競爭,從外在業務競爭轉向內在生態競爭,態勢日趨白熱化。有大廠坦言,知識產權是平臺經營質量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多家平臺相關的人力和資金都投入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自律公約》非強制性標準,屬于自愿承諾。“監管部門之后會對履行情況持續跟蹤,對于違反承諾的平臺,將根據相關法律予以規范。” 前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希望更多的平臺加入;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密切關注《自律公約》的執行情況,對平臺加強指導督促,特別是配合權利人維權、配合市場部門執法的內容,要求盡快推動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