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其中明確要求推動食藥物質開發利用,發展中醫藥膳產業。“中藥+”將給予保健食品企業更大的創新空間,并進一步激發保健食品產業活力。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及消費者健康觀念的變化,中藥保健食品行業正迎來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這不僅是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是對現代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探索和實踐。
?
食藥物質創新應用驅動行業發展
隨著保健食品產業的改革不斷深入,探索挖掘中醫藥在養生保健領域的價值成為保健食品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保健食品是食藥物質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開發食藥物質,加強食養服務,發展中醫藥膳產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業內人士指出,推動食藥物質的開發利用,應加強對食藥物質功能活性物質影響因素的分析、評價。構建食藥物質主要成分和可能有害成分數據庫,建立參比實驗室,完善相關標準規范,推動食養指南指導產品研發和消費,探索推廣食藥物質健康聲稱。同時,還要擴大食藥同源品種范圍,強化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鼓勵道地原料生產加工。
近年來,隨著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保健食品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年輕一代對健康的追求不再僅僅停留在基本醫療保障上,而是更加注重預防保健和個人健康管理。這種趨勢推動了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其中含有食藥物質的保健食品受到大眾關注,傳統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營養科學相結合,發展出許多新的保健食品品牌和產品。
同時,食藥物質的開發利用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比如,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保健食品原料 人參西洋參靈芝備案產品技術要求》,通過規范化管 理,旨在提高保健食品的質量與安全性。這一舉措涵蓋了人參、西洋參及靈芝等傳統中藥類原料,確保含有 這些成分的保健食品需遵循特定標準進行生產和申報,從而保障產品的品質和效果。
從產業角度來看,備案管理制度的實施不僅簡化了企業的申報流程,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同時也為行業內的創新提供了空間。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快速推出新產品,加快市場反應速度,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對于消費者而言,更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將 進入市場,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健康狀況人群的需求。
此外,中藥保健食品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如以西醫標準進行中藥保健食品功能評價,受限于可用原料范圍,產品配伍往往不符合中醫藥傳統理論等。因此,推動建立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中藥+”保健食品高質量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謝明勇指出,食藥物質的創新應用是我國食品行業健康轉型的重要方向。行業在應用食藥物質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我國相關法規的要求,同時加強食藥物質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建立我國食品功能聲稱管理體系,為食藥物質相關產品的市場定位提供標準化依據。
“中式滋補”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健康意識覺醒的驅動下,傳統滋補品行業正經歷著重大變革:中式傳統養生需求趨于常態化,滋補類保健食品熱度持續上升。
“保健養生”是一個正在被時代托舉的賽道。健康中國戰略等一系列政策引導、中老年人口規模激增等人口結構改變、亞健康問題困擾中青年群體,這些因素 都為保健食品產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同時,國內保健食品人均消費額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大,各年齡段滲透率提升空間充足,未來保健食品增長動能強勁。
《保健食品行業2025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在去年的品類銷量中,傳統滋補品類以46%的銷量市場份額力壓僅占 18%的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與33%的普通膳食營養補充劑。但銷售額卻呈現倒掛趨勢,占據46%銷量的傳統滋補品類僅拿到28%的銷售額份額,反觀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這個數字從 18%飆升到36%,是去年銷售額市場份額榜首。增速方面,傳統滋補品類也稍遜一籌,《保健食品行業2025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在部分主流電商平臺,去年傳統滋品類的增速僅為 9%,遠低于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的31%。“保健食品的下一個增長點,落在傳統滋補品類上的概率相當大,但如何在與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是關鍵。”業內人士指出。
數據顯示,傳統滋補品市場規模大且有增長潛力,燕窩滋補品和養生茶等細分品類增長迅速。傳統滋補高銷品牌仍舊集中于傳統品牌,而年輕群體對行業的拉動力也不容小視。去年,燕窩滋補品同比銷售額增長超30%以上,與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持平,其中主打年輕化場景的即食燕窩粥,更是實現了200%的增速。由此可見,一旦傳統滋補品類中出現瞪羚品牌,或迎合年輕人的養生需求,整個市場都有望獲得一波飛躍式增長。
另一方面,傳統滋補品類正在向“輕藥方”發力,去年的一波“抓藥潮”讓“中式滋補”走紅社交媒體。業內人士指出,“輕藥方”是對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所擅長的“功效宣稱”進行的有針對性打擊。將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與傳統滋補品類進行對比,不難發現,海外膳食營養補充劑擅于點對點提升——如心血管營養、口服美容營養、骨關節營養等,而傳統滋補品類則呈現出“以物分類”的格局——燕窩、參、枸杞等,這或將成為傳統滋補品類的突破口,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