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將《禁止傳銷條例》修訂納入2025年度重點立法任務,標志著這一備受關注的法規修訂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禁止傳銷條例》自2005年實施以來,長期面臨與《直銷管理條例》界限模糊、難以適應互聯網經濟新業態等問題。
早在2024年4月,該條例修訂已被列入市場監管總局年度重點立法計劃;5月《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共同進入國務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同年市場監管總局啟動修訂調研,強調需結合數字經濟特點填補法律漏洞。
2025年3月21日,總局再次明確將推動條例修訂作為“提升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效能”的核心任務之一,并同步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反壟斷協議等相關規章的制修訂。

2024年10月在上海舉辦的直銷監管與執法國際研討會中,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平臺管理處處長張宏巖指出,當前中國已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法規,但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這些法律法規存在一定滯后性,需增設打擊網絡傳銷的重要內容,理清網絡傳銷定義范圍,為監管執法提供依據和指導。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修訂緊密呼應了張宏巖所提出的相關問題。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傳銷活動呈現出諸多新形式,尤其是社交電商衍生模式等傳銷新變種不斷涌現,給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此次修訂正是為了精準打擊這些新型傳銷行為,填補現有法律在應對此類問題時存在的漏洞,同時厘清直銷與傳銷的邊界,減少“多層級分銷”與“團隊計酬式傳銷”的認定爭議。
目前,《禁止傳銷條例》再入年度重點立法任務,此外,商務部已同步開展《直銷管理條例》修訂調研,1月赴廣東三家直銷企業考察,為雙條例協同修訂提供實踐依據。市場預期兩條例的聯動修訂將構建更系統化的監管框架,為直銷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隨著《禁止傳銷條例》與《直銷管理條例》聯動修訂,我國直銷行業有望結束近二十年的 “身份模糊期”,中國直銷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