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到“健康中國”納入國家戰略,大健康已成為時代課題。當下,中國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新趨勢與新路徑,在2023年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合作論壇——第三屆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保健協會監事長徐華鋒表示,經歷新冠疫情后,人群對于健康的需求愈發理性,唯有創新才能促進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健康產業創新=研發+科普+服務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此前披露的近年產業核算分析最新結果顯示:2019-2021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從7.7萬億元增長到8.8萬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年均增長7.0%。有研究人員研判,種種跡象表明,國內大健康產業占GDP比重進入上升通道,形成支柱產業。
“健康中國”戰略大背景下,作為與健康息息相關的健康行業迎來發展機遇。徐華鋒認為,面臨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健康產業仍然存在優質服務供給不足的難題。“營養保健品的企業應該在預防端、保健端研發更多具有臨床價值的產品。”基于此,行業的創新研發顯得尤為重要。“健康產品靠概念、炒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產品一定要有科技支撐。”徐華鋒同時表示,對于健康產品的科普,企業將科學語言轉化為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的科普能力尤其重要。
中國保健協會監事長 徐華鋒
面對當前健康產業存在的產品集中度高、同質化嚴重的現狀,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我個人認為創新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概念、條框、政策局限。”徐華鋒坦言,當前健康產品的營銷模式“這么多年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營養保健食品的銷售僅僅通過“直銷、電商、直播帶貨”等方式在賣產品上做文章。徐華峰總結,研發、科普和服務是健康行業內企業的基本重心點。在服務方面,數字化技術的出現極大改變健康產業的服務模式和客戶體驗。
數字化轉型:重心從企業轉至消費者
疫情成為大健康產業領域加速變革創新的催化劑,而根本性創新與變革的主要動力來自生物技術和數字技術在健康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
從傳統互聯網時代到如今的AI人工智能時代,數字化技術能在消費層面上實現科技化、個性化和精準化。基于此,健康產業消費者的體驗得以優化,同時還能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升級。
徐華鋒強調,當前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拋開過往企業以自我為主生產產品的方式,而應利用大數據搜集用戶健康需求,以此推動生產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如果對方信任你的品牌,越過千山萬水也會找到你的產品。”
專訪
奧一新聞:現在市面上的保健品依然存在“營銷重于研發”的風氣,您認為應該怎樣達成“重研發”的行業共識?
徐華鋒:在新消費時代,產品的科技含量十分重要。過去信息傳播方式的局限性會導致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存在信息差,因此會出現非理性的消費行為。但現在各種信息都很發達,消費者的需求不再盲目。因此對于企業而言,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只有把創新和研發置于重要位置。如今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鼓勵的企業創新,因此健康領域的企業更應盡早把握機會。
奧一新聞:您提到保健品靠概念、炒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您認為未來保健品應該如何合規生產與經營?
徐華鋒:我們國家對保健食品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辦法,企業在生產之初首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唯有合規才能開展之后的工作。其次,我認為企業還是應該努力讓自己的產品能夠在市場上起到引領作用,如果只是單純靠一些噱頭炒作,是無法長久生存的。
奧一新聞:在提到數字化轉型的時候,您提到健康管理服務的提供,如何理解這一服務?
徐華鋒:此前國家衛健委曾經公布一個數據,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5%,也就是100個人里有23個人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這個水平并不算高,因此我提出的健康管理服務,指的是給廣大消費者人群一個綜合性的健康管理方案,這個方案囊括營養、運動以及睡眠等各個方面,使得掌握和使用健康知識的人群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