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在我國經歷了7年的發展,已成為當下主播及企業銷售的主流渠道之一,并成為熱門產業,但其背后亂象也頗讓消費者頭疼。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3月14日,以“直播”為關鍵詞的投訴量超18.6萬條,產品質量、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等問題最為突出,其中質量問題投訴占比最高達45%。從品類來看,手機產品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在該平臺,以“手機”為關鍵詞的投訴量高達83萬條,涉及網絡、直播電商投訴量超4萬條。
近日,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在社交平臺上通過主播帶貨購買的品牌手機,收到后發現是假貨,涉及金額5000余元。而目前,其已向該社交平臺及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維權。
實際上,此類情況在直播電商平臺普遍存在。部分電商平臺帶貨主播宣稱以低于市場價格正品帶貨,但消費者下單后卻發現以次充好、虛假宣傳、價格虛高等問題,而這一現象也被業內稱為“忽悠式直播帶貨”。
當下,在直播電商平臺上,手機等產品價格不透明、以舊充新等亂象頻發。
一位消費者表示,近日某短視頻平臺主播利用抖音直播欺騙粉絲抽盲盒,自己消費1.2萬元卻沒有抽到。他認為,主播的行為已涉嫌欺詐、虛假及誤導宣傳,目前正在向有關部門投訴并進行維權。
另外,據了解,部分直播間以“線上低價支付”等方式拋售手機,消費者付了尾款卻發現收到的手機是以舊型號充當新款,貨不對板,面臨退貨退款無門的現象。
近年來,直播電商產業發展迅速。據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過3.4萬億元,年增長率為53%。據測算,2023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然而在多位主播帶貨中,“宇宙最低價”、“盲盒抽獎百分百中獎”等宣傳語比比皆是,夸大宣傳成為部分主播增加流量吸引消費者的手段。此前,網紅主播“嘎子哥”也因直播賣“高價”手機而陷入信譽危機。在市場亂象頻生之下,近日部分平臺也發布了規定帶貨主播不得虛構商品比價等新規。
“直播電商形成去中心化的私域電商模式,主播的導購話術及粉絲場景,一方面讓比價難度加大,主播在價格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容易產生消費沖動,無法理性評估合理的商品價格和促銷價格的關系。”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直播電商需要平臺在治理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和創新,同時各部門聯動就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制定新標準,并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建立健全定價和促銷價格規范制度。
“直播電商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其催生多重新業態也需加強監管。目前,直播電商行業確實存在多種亂象,這些亂象和直播帶貨中參與的各方主體都有關系。相關法律法規都對直播帶貨中的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貨不對板、欺騙消費者等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禁止。監管部門應該延伸監管的觸角,建立起積極、主動的審查監管機制,從嚴治理,增強主播信用監管,構建起全方位、立體的監管及處罰體系。”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周垂坤對記者表示。
直播間成企業營銷陣地?部分品牌跨界帶貨卻屢屢“翻車”
直播電商也成為眾多企業提升業績的“助推劑”。董明珠、丁磊、俞敏洪、羅永浩等企業家紛紛跨界并持續加碼直播帶貨。
近年來,多家上市公司紛紛試水直播電商。格力電器、國美零售等企業均在今年宣稱要全面發力直播電商市場。民和股份近日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在抖音有多個直播間,線上銷售情況良好。讀客文化、得利斯等上市公司也加快推進涉及數字內容、預制菜等產業的自營、短視頻電商渠道布局。天娛數科、拓爾思等甚至涉足了虛擬數字人直播領域。
在莊帥看來,目前上市公司在直播電商布局各有側重,模式和路線也不同。格力電器等企業與明星企業家的“高人氣”進行鏈接,借助直播可以完成其渠道生態升級與結構重構;國美零售等企業在外域平臺做直播帶貨,可以在獲客、技術、運營等多個方面減輕壓力,作為品牌商的分銷商去連接更多主播;四川長虹等企業則聯手MCN機構發展草莓臺,可在文創IP領域有所發展并打造內容引流的綜合直播平臺。而部分上市公司更是將這一賽道發展成了“主業”。
然而上市公司在直播帶貨上“翻車”的也不少。福石控股(彼時*ST嘉信)曾被因直播亂象被央視“3·15”點名。“嘎子哥”此次售賣的手機正是飛利浦旗下產品。另外多家上市公司還陷入了虛假直播漩渦。同時,顯然,直播電商也不是“萬能藥”。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網紅直播概念股上市公司達129家,其中已披露去年業績預告公告的86家上市公司中,58家均預計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
零售專家、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對記者表示:“直播電商走輕資產路線,成為當下很多上市公司發力的重要渠道。直播也成為很多企業品牌營銷的陣地。然而由于直播電商容易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致使其近年來成為消費者投訴較多的領域,同時其流量成本也正在逐步提高。另外,走過了前期以補貼搶市場階段,目前很多單純依賴直播電商渠道的盈利模式依舊不清晰,企業仍需注重多渠道發力,并搭建實體線上協同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