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嘉定區市民劉先生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互動平臺反映,稱家里老人迷上了附近的一家養生店,一有時間就要去店里體驗“吸氫氣”,最近更是花費數千元購買了店里售賣的一款納豆制品。劉先生擔心母親受到欺騙,多次勸說母親未果,只好向本報求助。
劉先生反映的是真新街道金鼎路上的一家“氫養館”。該店曾因虛假廣告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這一次售賣的納豆制品是否又存在貓膩?
免費體驗吸引老年顧客
上個月,劉先生的母親在和鄰居聊天時,初次聽說了位于金鼎路上的“氫養館”。所謂“氫養館”,就是在店內吸氫氣養生。在鄰居熱情邀約之下,她去店里體驗了一番。據稱是坐在椅子上將一旁機器接出來的軟管連接鼻孔,吸收管中緩緩吹出的含有氫氣的氣體。
這家店目前除了售賣吸氫機外,還售賣一款叫“納豆激酶”的產品。按照店內健康管理師和老人們“拉家常”時的說法,這款產品適宜各種人群。對于療效,健康管理師的說法是“納豆激酶溶栓防栓,是血管清道夫,穩定血壓,減少斑塊,服用后血管通暢,血液質量好轉,全身會有很多變化”。有些老人還會應健康管理師的邀請,分享吃了這款產品后的身體狀況,尤其是血栓的變化。
來參加免費體驗的老年人主要是附近小區的居民,體驗后,他們還被健康管理師拉入了一個微信群,群內已有303名成員。群內,健康管理師每天也會不定時發送很多關于納豆激酶療效的消息。10月26日晚9時許,健康管理師引用了一篇論文稱“臨床顯示:納豆激酶對頸動脈斑塊和高血脂有確切的療效。納豆激酶可以降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初次體驗后,劉先生的母親便對“消除血栓”等療效著了迷。每天下午三點去“氫養館”,成了她雷打不動的安排。
所售產品只是普通食品
市面上納豆激酶產品不少,記者在某網購平臺搜索發現,有多種品牌的納豆激酶制品在售,大多每瓶60粒規格,價格在250元左右。劉先生母親購買的這款進口納豆激酶,則是90粒2200元,最近“做活動”按2100元的特價限量出售。比網上同類產品價格高了數倍,但像劉先生母親這樣的顧客仍踴躍購買。記者詢問后,老人稱原因是“氫養館的健康管理師說其他品牌都是假貨”。
在微信群里,也有些老年人曾就“市面上同類產品價格更低”向健康管理師發出疑問,對此,健康管理師錄制了兩段數十秒的實驗視頻發送到微信群予以回應。視頻中,他收集了兩款不同品牌的“納豆紅曲”、奇梅膠囊、納豆凍干粉和自家出售的納豆激酶共5款產品,并用動物血塊和紙杯制作了5個“血栓模型”,分別加入5款產品,最后放納豆激酶的血塊部分融化了。于是,健康管理師聲稱自家產品治療血栓效果更好,并據此直接指出,“其他市面同類產品都是假貨”。
△ 健康管理師實驗視頻截圖
究竟誰是假貨?近日,記者向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求證。真新街道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前往該氫養館調查取證后發現,雖然這款進口納豆激酶的海關報關手續齊全,但未向有關部門申請注冊保健食品。也就是說,這款納豆激酶沒有“國食健字”,在我國屬于普通食品范疇,聲稱保健功能則是違法的。
經過核查記者提供的微信群中“對頸動脈斑塊和高血脂有確切的療效”“降血脂”等聊天記錄內容,工作人員認定氫養館存在虛假宣傳情況,涉嫌違法。11月7日,真新街道市場監管所已申請對氫養館立案調查。
監管部門提醒老人認清套路
真新街道市場監管所所長譚利鋒告訴記者,針對老年人保健品、食品的監管主要從兩方面來進行規范:產品必須是合法合規生產,不能是假冒偽劣產品;銷售方不能用虛假宣傳欺騙誘導老年人購買。他表示,即便是保健品,宣傳也有明確的限制,僅允許按照通過審批的保健功能進行宣傳;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還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監管部門指出,一些銷售主體利用了老年人的信任來推銷保健品或食品。他們往往擅長通過平時的聊天、表現出超乎子女的關心關愛,給老年人營造一種家庭般的溫暖氛圍。正如這家氫養館在被查處后,11月5日深夜,記者竟接到了劉先生母親的電話,她為老板求情,希望記者能聯系監管部門取消對氫養館的處罰。但老人們并不清楚,?這些關愛只是店家攫取暴利而表現出來的假象。
譚利鋒表示,相關主體的虛假宣傳、欺騙誘導行為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給監管帶來難度。宣傳的場景通常僅僅存在于口頭,監管部門難以固定證據,在認定虛假宣傳時存在一定難度。進店檢查時,執法人員在這家氫養館店內沒有發現宣傳物料,也沒有找到相關的電子宣傳內容。若非記者提供聊天記錄截圖,很難認定虛假宣傳事實存在。
因此,老人們更要提高警惕,認清套路。監管部門提醒,?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依據其功能和適宜人群科學選用并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產品注冊信息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選購保健食品要到正規的商場、超市、藥店等經營單位購買,并索要發票或銷售憑據。消費者如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有質疑,或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