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近年來網絡經營化妝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網絡經營化妝品的監督抽檢不合格率、風險監測問題發現率均顯著高于傳統銷售渠道。
為此,國家藥監局于近日公布《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入駐平臺的化妝品經營者提交身份、地址、聯系方式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至少每6個月核驗更新一次。
美妝產業營銷專家、頭條超品首席顧問張兵武分析表示,這意味著,對平臺的要求更高,平臺得對產品質量負責,并且責任到人。“對企業及消費者來說,這是《辦法》當中值得關注的一點。”
網售化妝品成質量安全重災區
國家藥監局對《辦法》進行政策解讀中表示,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網購化妝品已經成為化妝品經營的主要渠道之一。網絡經營化妝品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成為化妝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重災區。近年來網絡經營化妝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網絡經營化妝品的監督抽檢不合格率、風險監測問題發現率均顯著高于傳統銷售渠道。
一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在2022年發起的調查顯示,2005名受訪者當中,46.5%的人在網購過程中買到過假貨,27.2%的受訪者不清楚買到的是否正品。其中,護膚品/彩妝被指假貨更為常見。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根據化妝品商供應在國內互聯網上銷售的總數量與實際銷售數量相比,大約兩成以上的化妝品是假貨。
記者從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關于網購化妝品的投訴不在少數。其中,以“拼多多 化妝品”為關鍵詞,出現的投訴內容有1116條;“拼多多 口紅”為關鍵詞,出現的投訴內容共689條結果;抖音 化妝品,相關投訴 539條;快手 化妝品,共368條。投訴內容涉及:產品過期、疑似假貨、虛假宣傳、導致過敏等等。
突出源頭治理,加大對網絡經營違法行為打擊力度
為進一步規范化妝品網絡經營行為,《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均對化妝品網絡經營行為作出相關規定,《電子商務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也對規范網絡交易市場秩序作出明確要求。
在此基礎上,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旨在進一步細化、明確上位法相關規定,研究適用于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管的新方法、新手段。
國家藥監局方面表示,《辦法》起草過程主要遵循這幾方面原則和思路:一是突出平臺作用,加強對平臺的管理與協作;二是突出源頭治理,加大對網絡經營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三是突出問題導向,解決虛假宣傳等網絡經營監管瓶頸問題;四是突出監管協同,理順網絡經營監管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