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在4月18日下午召開的《關于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助力浙江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政策發布會上記者獲悉,浙江省將對化妝品企業探索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推行“首違不罰”,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包容、更有溫度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浙江省化妝品產業發展迅速,生產企業數量、產品數量、產值等方面均排全國前列。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271家發展到如今的590余家。
探究其“美麗產業”背后的秘訣,不難發現,以加強監管水平和提升實實在在的創新能力實現“浙江美妝”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浙江省出臺《浙江省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助力打造千億級美妝產業。現如今又出臺浙江美妝“18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此次助力浙江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18條措施分別從優化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經濟生態環境入手,通過改進備案工作、完善監管模式、強化服務解難以及激發創新活動,讓化妝品市場主體“活”起來、營商環境“優”起來。
值得關注的是化妝品領域將推進柔性執法。就是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探索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推行“首違不罰”。對化妝品生產企業生產標簽存在瑕疵但不影響質量安全的化妝品,化妝品經營企業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未依照規定貯存運輸化妝品、未依照規定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等行為,如屬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對當事人進行教育,不予行政處罰。
浙江省藥品稽查局副局長陸海斌表示,處罰只是手段,規范才是目的。在一定的條件下“首違不罰”,有可能降低違法者的心理抵觸,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教育引導作用,讓行政執法更有力度,兼具溫度,有效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