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道道網訊 康恩貝、前列康、天保寧、珍視明……說起一個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如數家珍。談及過去一年公司業績的突飛猛進,胡季強臉上流露出滿意和自信的神情,“這只是一個開始。康恩貝的目標是,到2021年實現10個銷售達到或超過10億元的大品牌大品種。”
“二次開發”做大大品種
今年,康恩貝早早地向投資者報喜:預計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加2.65億元至3.53億元,同比增長60%至80%。胡季強告訴記者,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推進大品牌大品種工程,自有產品銷售收入總體增長較好。
大品牌大品種工程就是康恩貝在2017年啟動的“新長征1號工程”,這項工程的出發點是謀求“創新突破”,公司計劃用5年時間培育實現10個銷售達到或超過10億元的大品牌大品種的目標。
目前,公司已將10個品牌及相關產品組合列為大品牌大品種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康恩貝”牌腸炎寧系列產品、“康恩貝”牌麝香通心滴丸、“恤彤”牌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前列康”牌普樂安及黃莪等系列產品、“天保寧”牌銀杏葉系列產品、“金奧康”牌奧美拉唑系列產品、“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及漢防己甲素系列產品、“珍視明”牌滴眼液及眼健康系列產品等。大品牌工程的每個項目都實行指揮長負責制,每個產品項目提出了未來5年的規劃綱要。
在“新長征1號工程”首戰告捷的背景下,胡季強向記者透露,今年,公司將啟動“新長征2號工程”,主要是補短板,提升公司產品的創新能力。胡季強坦言:“我們現在創新能力確實不足,但我們可能也是全國擁有產品文號最多的企業之一,600多個產品中,有400余個是中藥。補短板就是要對現有產品進行二次開發。”
如何二次開發將大品種做大?在胡季強看來,首先是豐富產品的劑型,同一款產品要開發適應成人、老年人、兒童等不同的劑型,從產品本身做大;其次是對療效確定的產品物質基礎進行深度研發。“以中藥為例,其最大的障礙是使用劑量太大,服用次數太多,患者對其依從性較差。”胡季強認為,這應該成為中藥創新的一個著力點。
對于國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胡季強則表示,不排除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行布局。
目前,在國家積極開展一致性評價及再評價的背景下,康貝恩準備對至少100個產品(中藥75%、化藥25%)進行再評價,使其成為大家公認的安全有效質量穩定的產品。據初步估算,康恩貝每年需要拿出銷售額的3%至4%的資金,對已上市藥品開展一致性評價和再評價。“我們將用4年至6年時間,投入15億元來做這件事情。”胡季強說,他十分看好公司現有產品的潛力。
“互聯網+”做強大品牌
除大品種之外,大品牌也是康恩貝在醫藥界保持常青的一大秘訣。近兩年,胡季強逐漸為大品牌配置了一個新引擎“互聯網+”。康恩貝的品牌效益在互聯網驅動下的醫藥電子商務中得到進一步放大。
以“珍視明”為例,康恩貝下屬子公司珍視明藥業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珍視明”品牌旗艦店,通過電商B2C模式銷售“珍視明”品牌眼貼、眼罩、眼部護理等產品,目前主要電商產品銷售額均居所在類目的第一位。公司通過線上“珍視明”眼部保健與護理產品與線下的“珍視明”滴眼液形成品牌線上線下的消費者互動,有力地促進了“珍視明”品牌的價值與知名度的提升。
胡季強告訴記者:“如果不去互聯網空間創造品牌、抓住客戶,企業是沒有未來的。當下信息傳遞的主場已轉移到互聯網上,特別是年輕人,如果你的企業、品牌在互聯網空間默默無聞,你的產品以后就不好賣了。”
胡季強認為,消費者并不是喜歡越便宜越好,他們喜歡的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看重品牌信譽度,價格貴一點都可以接受。特別是一些短程的急診用藥,患者去買藥的時候,對品牌藥的價格并不敏感,他們更在意產品的療效、安全以及企業的可信度。
胡季強對產品的一個定位是“好賣又賺錢”。所謂“好賣”,就是消費者喜歡的產品,真正能解決其健康問題的產品;“又賺錢”,則是要讓渠道和零售商賺錢。“因為租金、勞動力、合規經營等成本大幅提高,所以要給零售商足夠的利潤,有品牌、產品好,又有足夠的毛利潤,市場怎么能不喜歡?”胡季強說,康恩貝去年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來自于零售市場的增長,今年預計可以增長更多。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胡季強帶來了關于加快完成電子商務法立法工作的建議。“網上零售已達到15%以上,這么大的市場,沒有一部法律來規范不利于發展,也不利于創新。”胡季強稱,希望該法案能夠成為一部確保電子商務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促進法。
一個好消息是,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烏日圖近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電子商務法已經過二審。
【責編:Fa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