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披露元年來襲!直銷企業綠色轉型迫在眉睫,誰能抓住新風口?
?道道網訊?2024年成為我國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信息強制披露元年。
今年5月,財政部發布的《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征求意見稿)》要求,到2030 年,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基本建成。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實行,強制4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
這一政策不僅影響所有上市公司,未來,也會對直銷企業提出新的要求。
?????????????????????????????????????????????????????????????????????????????
A股目前ESG披露率接近40%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A股共計2094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率為39.05%,同比提升2.68%。
分上市板塊來看,如圖表1所示,2024年,披露ESG報告的2094家公司中,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為943家,占比為45.03%;深交所主板有635家,占比為30.32%;創業板有313家,占比為14.95%;科創板有188家,占比為8.98%;北交所最少,只有15家,占比為0.72%。
???
分行業來看,由圖表2所示,2024年,ESG報告披露率前五名行業中,銀行業ESG報告披露率繼續保持100%;非銀金融、鋼鐵、公用事業、煤炭行業披露率分別為84.88%、76.6%、64.66%、63.16%。
分地域來看,如圖表3所示,2024年,海南、云南、青海、內蒙古、貴州前五個地區的ESG報告披露率最高,分別為70%、60.98%、60%、57.14%、54.05%,其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30家、41家、10家、28家、37家。
回望過去十年,A股ESG報告披露率實現了從12%到39.05%的飛躍式增長,近四成上市公司已將ESG信息披露視為年度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變化,是政府政策引導、投資者關注提升與企業自身認知增強的共同結果,彰顯了市場對企業非財務績效評估要求的日益嚴格。
值得一提的是,與西方國家自下而上的推廣路徑不同,中國采取了更為高效的自上而下方式推動ESG。盡管當前披露仍顯被動,但未來可期,ESG將成為企業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
政策助推: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化
近年來,隨著社會責任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直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成為焦點。早在2013,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指引》明確提出,直銷企業不僅要重視環境和資源的合理利用,還需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并且,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正式出爐,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文件特別提出,要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從傳統行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三方面,對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
在此背景下,直銷企業紛紛加大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投入,不僅在生產經營中積極踐行綠色理念,還在社會公益、員工關懷、社區參與等多個領域展現出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
企業實踐:ESG報告揭示直企的社會責任
直銷企業在踐行可持續發展時,都會自發式的公布企業ESG報告,展現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成就與努力。
2024年6月,如新中國正式發布了其首份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深入剖析了如新在產品創新、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如新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注重可持續發展,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堅持使用綠色包裝、構建綠色工廠和供應鏈、打造綠色物流,為行業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的經濟發展新標桿。例如在包裝方面,如新致力增加塑料瓶中的再生塑料含量,提升產品可回收度。如薈萃善秀系列產品3.0版本瓶裝產品瓶身100%由再生塑料制成。如新計劃到2030年更新所有產品包裝,旨在實現可回收、再循環、可再生,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另外,天士力集團正在嘗試構建最新的ESG實踐路徑,從信息披露、質量評價以及企業供應鏈管理和經營決策開始發力,投入專項人力成本,用以構建一條醫藥行業中的可行ESG實踐路徑。在環境保護維度,天士力在日前發布的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明確指出其切實踐行綠色運營理念,通過排放管控、優化資源利用、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教育等措施,努力節能減排,助力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企業與環境共同可持續發展;在社會責任維度,天士力堅持“產業公能、實業報國”,通過“四位一體”的研發模式推進產品創新,關注婦女、兒童和罕見病患者健康,推行普惠醫療,為患者帶來安全、可及、可負擔的用藥選擇。
與此同時,在6月20日的完美公司30周年年會上,《完美(中國)2023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這是完美發布的第9份社會責任報告,也是第2份可持續發展報告,全面系統披露完美2023年在可持續發展管理、社會責任實踐及履責成效等方面的相關內容。完美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構建綠色產業鏈,2023年度環保總投資達308.23萬元。此外,完美不忘公益初心,以企業發展成果回饋社會,已經形成捐建希望小學暨發起希望教師工程、推廣母親水窖、倡導無償獻血、參與慈善萬人行、支持華文教育、推動禁毒事業等公益體系項目,截至2023年底,其在中國捐資總額逾9.55億元。
完美公司華南基地
在ESG對于企業發展上,引用如新集團大中華高級副總裁李潮東提出的觀點,企業多年以來對于綠色發展的堅守,帶來了很大的收獲:一是全球員工綠色環保理念的建立,如新在全球有將近40萬員工,他們都會影響身邊的每個人;二是如新通過節能環保降低了單位能耗,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這方面的收益逐漸體現出來了;三是ESG已經成為如新年度自我評估的一個價值體系,作為一家上市公司,ESG的踐行可以為公司的品牌建設帶來很多無形的收益。
?
內部關懷:以員工為核心的責任履行
內部管理作為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銷企業在這一方面,也展現了對員工的高度關懷。以康寶萊為例,該公司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還定期通過第三方評估減少工傷事故。與此同時,康寶萊通過設立健身房、母嬰室等設施,并舉辦健康活動,提升員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這些舉措幫助公司創造了更高的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促進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Nu Skin如新也通過為女性賦能,支持員工的多樣性和包容性,營造了積極的工作環境,被福布斯評為 "最佳中型雇主"和 "最佳女性友好企業"。這些榮譽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還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生產力。
同樣,艾多美中國近日再度榮膺由全球著名職場研究認證機構Great Place to Work?頒發的“2024年亞洲最佳職場”獎項及“2024年大中華區最佳職場認證”。在“2024年大中華區最佳職場”評選中,艾多美中國通過全體員工調研,獲得了97分的優異成績,相較于2023年的94分實現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最終的總體評價環節,近99%的員工一致認同,他們在一家充滿幸福的職場中工作和生活,這無疑是對企業文化及工作環境的認可與贊譽。
這種以員工為核心的企業社會責任,是觀察其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否成功的一種外在方式之一。
?
社會責任的底層邏輯
直銷企業熱衷于公益,這和直銷企業的組織屬性和業務生態有關,直銷行業是業務流程全覆蓋,生產者直接對接消費者,消費者同時扮演營銷者角色,作為直接到人,或者說盈利模式與人數緊密相關的業務模式,天然有公益營銷優勢和需求。
直銷企業在公益領域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繼續擴大公益影響力? 我們可以從公益3個發展階段的定義獲取到答案,公益發展的1.0階段是傳統慈善,是捐贈與接受捐贈的關系,2.0是當代公益,是服務對象的專業公益,3.0是社會創新,以跨界協作為特色,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并再造重構公益和社會問題解決的生態系統。社會創新3.0已經把企業的核心生產流程納入到社會問題系統解決的過程當中,打破了傳統的商業和公益的二元割裂狀態,實現一種協作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可能,比如企業為身體有殘障的人士提供一份合適的工作,以實現公益的可持續。
此外,過去30多年以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內涵已從“以經濟、社會目標為中心”向“以環境為中心”轉變。當下的品牌營銷,不再是品牌信息的單向輸出,也不是單純的以經濟收益作為目標,更重要的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環境發展相關聯,要與年輕人玩在一起。不僅是因為碎片化時代,借大眾的參與度激發品牌的傳播力,更是因為只有大眾的參與感才能激活消費者對品牌的新認知。
直銷作為去中心化的營銷模式,直企最大優勢在于擁有強大的人的資源,龐大的直銷員隊伍可以作為傳播第一落點,形成幾何式傳播擴散,輻射人群,產生裂變,從而引爆話題。
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踐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更是其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通過披露ESG數據、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直銷企業能夠在減少運營風險、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時,增強客戶忠誠度和員工的積極性。最終,企業綠色低碳的理念將成為推動直銷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