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網訊 7月13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食療分會)聯合主辦,廣東發芽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創新科技賦能 揚帆健康主食藍?!敝袊讓媒】抵魇痴搲跂|莞召開。在以“主食信仰”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中,學界和業界專家、行業代表,圍繞著主要膳食的變遷以及其在健康需求下的新技術、新機遇等相關話題展開討論。
《主食信仰》圓桌對話現場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及,要深入開展食物(農產品、食品)營養功能評價研究,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發布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膳食指南,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
在“大食物觀”視域下,糧食概念從狹義的谷物擴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疇;糧食安全目標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由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相關報告顯示,糙米和藜麥因其低糖和高飽腹感的特點頗受健身黨青睞,成為主食搭配的熱門選手,線上藜麥和糙米消費近兩年以超50%的增速迅速擴張,五谷搭配是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從健康的角度出發,由于居民膳食結構改變造成營養不合理,導致慢性病發病風險增高;從生產的角度出發,“大食物觀”提倡提高糧食和食物的利用率、增加糧食產量和食物的來源。因此,當下我國居民的主要膳食亟須進行調整和變革,使消費者吃得更健康。
膳食變遷帶來的問題
在圓桌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我國居民的膳食已經發生了從原來吃不飽、吃得不好,向吃得營養、吃得過于營養的一個轉變?!?/p>
根據我國居民營養調查數據顯示,專家們總結了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中的四大變化特點:一是谷類吃得越來越少,精制谷物攝入過多,全谷物吃得很少;二是蔬菜、水果的攝入量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尤其蔬菜的攝入量在減少;三是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類的攝入量較多;四是水產品攝入不夠。
與會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指出,由于動物性食物和脂肪攝入過多,造成能量過剩,加上缺乏運動,增加肥胖發病風險。全國50%以上的成人有超重和肥胖的情況,其中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高居全球第一;目前這一數字還在上升。尤其需要關注兒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針對我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逐年升高問題,南京醫科大學教授蔡云清指出,我國居民慢性病的高發,已成為國民健康的殺手,這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和煩惱,同時也給家庭和國家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慢性病的高發雖存在多種原因,但與飲食不合理是密切相關的。就以吃主食而言,我國居民的谷類吃得越來越少,吃得越來越精細。居民的主食中,主要以精白米、精白面為主,而全谷物吃得很少,也是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慢性病發病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科學飲食?
在圓桌論壇上,對于上述問題,專家也從科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環球中醫藥雜志社社長、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食療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宏亮提到了食物療法,即在傳統中醫和現代營養學理論的指導下調整飲食,注意食物的宜、忌和營養,從而達到科學膳食。
李宏亮表示:“食療在古代中醫典籍里面就有記錄。食療中的食物既不同于藥品,也不同于食物,它取藥品之性,采食物之味,公平配伍,相輔相成,實現對疾病預防和身體保健的作用?!?/p>
在活動現場,蔡云清指出:“全世界都提倡吃全谷物,主食的一半要求吃全谷物?!备鶕鴥韧獾拇罅垦芯拷Y果表明,每天吃約50—100g的全谷物,糖尿病發病風險可以下降26%,心血管病發病的風險可以下降21%,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可以下降28%?!?/p>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人每天攝入全谷物的量為50—150g。根據調查數據,全國居民全谷物平均攝入量僅12g左右,江蘇平均全谷物的攝入量僅9.3g,這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下限50g還相差較遠,應該進一步大力宣傳和推廣全谷物。
蔡云清研究發芽糙米(稻米全谷物)已近20多年,她介紹發芽糙米是以糙米為原料,通過科學深加工,在保留糙米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的基礎上,通過生物轉化,又產生較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如γ-氨基丁酸(GABA),該物質能夠促進腦血流、增強腦功能。蔡云清認為,發芽糙米作為一種高品質的稻米全谷物,更營養、更有利健康,應該大力推廣。
在溫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單毓娟看來,如果把主食從精白米換成全谷物、雜豆類和薯類,在一定程度上對健康更有益。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谷類200—300g/d,其中全谷物和雜豆50—150g/d;薯類50—100g/d。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全谷物的攝入能夠預防慢病。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8條膳食準則中,第三條“多吃蔬菜、奶類、大豆”的基礎上,增加了“全谷”。
健康主食破局
多位專家一致認為,追求膳食平衡,首先應該從主食做起,讓消費者了解全谷物的好處,讓包括發芽糙米在內的全谷物走進百姓的餐食,促進“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
丁鋼強指出,近幾年,我國也面臨著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困擾。2020年,18歲以上的成人患病率為11.9%。最新的文獻報道和研究顯示,糖尿病患病率將會進一步攀升;而且兒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上升。
對于糖尿病人群或者高血糖人群來說,血糖生成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這兩項指標是選擇食物尤其主食的衡量指標。單毓娟在此前的營養干預研究中曾對發芽糙米的GI和GL值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發芽糙米的GI值為54,屬于低GI值食物,發芽糙米的GL值為7.78,屬于低GL值食物。因此,發芽糙米比較適合血糖高的人群。她還提到:“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發芽糙米通過改善腸道菌群、腸道屏障功能、機體脂肪酸譜構成、支鏈氨基酸代謝等多種機制,發揮對血糖的改善作用。”
在現場,廣東發芽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農業專家梁海泉分享了自己種植水稻米的故事。他提到:“為了從源頭解決‘貴族米’的問題,我選擇從水稻品種選育方面發力,歷經多年培植了產量更高、飽含花青素的發芽糙米。”
保持著對袁隆平院士培育雜交水稻的敬畏之心,梁海泉認為:“將糙米品種與加工技術改良相結合,真正能讓老百姓吃得上、吃得起發芽糙米,這樣才能變成中國的主食,這才是真正可以去落地和實現的。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發芽糙米的價格或許有可能進一步降低?!?/p>
關于如何讓廣大百姓吃得上發芽糙米,廣東發芽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專家孫正武從渠道和技術的角度分享了目前的想法:“一是銷售渠道,我們目前致力于在全國范圍內開設更多的社區店,打通從田野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買渠道;二是利用科技創新,通過提高產量來讓百姓實現‘吃得起’發芽糙米?!?/p>
孫正武指出,對比國外動輒幾十上百元的發芽糙米價格,目前發芽紅的雙色發芽糙米價格相對平價?!捌鋵崒τ谄胀ɡ习傩諄碇v,如果發芽糙米成為替代白米的主食的話,一日三餐就意味著這是剛需高頻的食品,也會是很大一筆開支?!?/p>
目前來看,發芽糙米雖然能夠滿足健康主食的需求,但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認知。對此,李宏亮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加大對發芽糙米的宣傳,讓老百姓了解發芽糙米的優勢,讓發芽糙米進入百姓的日常餐桌;二是建議發芽糙米繼續堅持科技賦能,主動和專業院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獲得更多關于發芽糙米的人群攝食研究資料,以提供更多可靠、客觀、有支撐的數據來說明、闡述發芽糙米的優勢和功能性。